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3日电 (记者 闫姣)22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的“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与国际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举办。
9月22日,“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与国际合作”论坛在敦煌举办。闫姣 摄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介绍说,本次论坛以“创新非遗保护实践,推动国际合作共赢”为主题,遵循“合作、共享、交流、发展”的理念,研讨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遗保护工作做法、经验,对于促进非遗保护的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们寻求加强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非遗公约的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表示,通过论坛将深入研究如何使社区能在保护本土非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养社区成员对非遗的主人翁意识,确保非遗以被尊重和同意的方式得到保护。
“通过对非遗的创意开发,可以促进城市和社区的社会包容性、竞争力、再生性,带来经济效益。”联合国旅游组织技术合作和丝绸之路部主任海梅·马亚基称,可以通过与手工艺者密切合作,利用并推广他们现有的传统艺术产品。可以放大当地工匠、手工技艺与旅游业所产生的双重效益和协同作用,促使旅游业和目的地得以发展,共同繁荣。
9月2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非遗及文创精品展在甘肃敦煌开展。图为崆峒面塑莫高窟系列作品吸引参观者。李亚龙 摄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单钢新致辞称,截至目前,中国普查登记87万项非遗资源,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105亿元,安排18亿元用于实施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该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是促进甘肃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该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