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9日电 (王娟娟)“我从未料到自己的生活会迎来这么大的改变,每天吃得好、住得好、有工作人员照护,感谢结对干部,感谢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刘小龙满含感慨地说道。
家住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雷李村的刘小龙,今年52岁,是一位肢体二级残疾人,在家里与年迈的母亲一块生活,起居由母亲照护。由于腿脚不便,生活上遇到了诸多难题,刘小龙总觉得自己给家人增添了负担,内心满是忧愁,生活被无助和迷茫所充斥。幸运的是,“结对关爱”行动开始以来,结对干部县残联副理事长袁东云走进了他的世界。
“他就是我的亲人,帮了我很多忙,为我解决了不少问题!”刘小龙如是说道。袁东云不仅在精神上给予刘小龙鼓励与支持,而且在了解到刘小龙家中无人照料、生活困难的实际状况后,积极依托残疾人托养项目,将刘小龙确定为服务对象入住残疾人托养中心,让他工作日接受托养照料服务,节假日根据本人意愿护送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日间照料中心,刘小龙得到了无微不至地关怀。科学搭配的营养膳食和多项有效的康复活动使他的身体状况逐步好转,护理人员的悉心呵护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在日间照料中心的每一天,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各类有趣的活动,与其他残疾人朋友交流互动,笑容重新在他的脸上绽放。曾经,他总是独自在家,与外界隔绝,如今在托养中心,他学会了下象棋、打扑克牌,甚至还能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在60名重度残疾人集中日间照料对象中,像刘小龙这样的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关爱对象共有33名,每天早晨8时、下午5时,工作人员均全程陪护准时接送照料对象来往中心。在服务期间,根据照料对象残疾类别和身体特点,该中心制定了“一人一档”个性化服务方案,规范提供营养膳食和专业生活照护、文体娱乐互动及心理疏导、康复训练、保健按摩等服务,并经常举办传统节日庆祝、生日聚会、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活动。
该中心还多方筹措资金,协调县医院,免费为他们进行了健康体检;对82名结对关爱对象由社会机构每月提供2—3次的理发、清洗被服、打扫卫生等生活协助,以及简单康复训练、健康检查及心理疏导等居家照护服务。对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关爱”对象心贴心的“照护” 、实打实“关爱”,不仅让这群特殊人群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更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党的温暖,增强了生活的信心。通过托养服务,真正达到“照料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的。(完)